就叫一些感悟吧

刘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7本 & 2011硕 & 2013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PhD)

云英语出现的时候,正值我的思想激烈转变之时。本科结束,保研进入一个自己并不那么感兴趣的专业,开始了研究生生活。一直在一种惯性中保持了读书的习惯,浑浑噩噩的本科生活并不能让我找到自己的方向,保研似乎更像是一种延迟,或者像一种慢性毒品,让你舒舒服服的把选择的痛苦延迟几年。

研究生生活开始之后,一些改变却在悄然发生。我遇到了几个极具批判性思维、并以学术为乐的老师,之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忽然之间受到了极大的肯定。我的老师鼓励我仔细思考自己是否应该选择学术的道路,而我也开始思索学习这件事。记得本科的导师曾对我说,她不知道为什么学术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在那么多学生心目中索然无味,并且其较高的收益率也总是被大家所忽视。这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在我所在的经济学科中,大家最为热衷的金融专业吸引了无数智商和情商极高的人才,而这些人如果被学术吸引并致力于研究工作,相信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状况绝不是现在这样。每当我跟父母朋友表示我最近忙于学习,总是会被同情,“为何你要如此虐待自己呢?”大部分都会觉得像我这样保持学习和读书为主要生活基调的人有一种自虐倾向,而完全忽视学术也可以作为一种事业或一种生活的常态,也可以具备像和几个朋友喝茶聊天一样惬意悠闲。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时,学习渐渐变得有趣了。

扯远了,回到云英语。记得云英语的同班杨科总结过,云英语的核心特点在于将英语学习从一种“强硬”的方式变为“理解和接纳”的方式。这句颇有哲学色彩的话其实是说,传统的单词学习方法是以强记为核心,而云英语却从历史的角度,以古印欧语词根出发,来阐释每个词的意思演变,进而让单词温柔的走进你的脑子里。于是,慢慢的,开始习惯了去查词源,开始从维基百科上看那些词背后的故事。我们学习到的不只是单词,还有一种客观求真的方法,一种有技巧的学习方式。如果仅仅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总结,那就是回归到最原始单词的本质,而放弃诸如联想记忆、谐音记忆等“没有任何智力活动迹象”(李老师语)的旁门左道,而用一种最正统的方式修炼内功。我导师最近的一篇博客里讲到,中国人往往将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在自己驯服自己这件事上做的不够,没有把自己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发挥到极致,而少有去问自己喜不喜欢干这事,也没有去研究怎么才能把事做的更好,这中间其实有很多技巧方法值得研究。学英语可以说是一个典型。长期习惯去强记单词,去背英语,这真是无异于一种深刻的自我折磨。

其实刚开始上课时觉得挺痛苦,课时很长,内容又极多(成功帮我改掉午睡的习惯),常常从早上八点饿肚子到中午两点才被李老师放去吃饭。牺牲了寒假,赢来新的学期,课程却还是没有结束。极端的苛求和认真让李老师不遗余力的将课时无限延长。这样大量的时间对于传统的英语培训上看,某种程度是低效的。客观上讲,这样浩大的课程体系却几乎全凭李老师一人之力,中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弯路。但是,我今天回过头来看,更愿意相信这个过程是伴随着我思想的挣扎和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计算成本和收益中前行,一不小心就短视了。那些短期来看巨大的成本在长期值得吗?那些短期来巨大的收益在长期还具备那个价值吗?漫长的课程为云英语积累了一个个单词精细的解释和可以无限重复利用的视频,这个过程中学员所出现的心态和学习效果的变化、课程定位的摸索等,都为云英语的未来走向积累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和素材。而不走一点捷径,以求真务实之态度面对学习相信也植入了云英语俱乐部成员的心里。

今天,我已经基本确定了以学术为业。学术这事看起来和李老师做云英语一样,做一些看起来很苦逼的事,但是极少有人理解其中之乐趣。保持思考的习惯,而不在纷纷扰扰中丧失自我,人云亦云。这份努力相信会给懂的人看到,学习本身是一种乐趣。最近读的一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Abbott的讲话中说到,教育真正的意义在于扩展一种体验,如果你去寻找教育,教育便会来寻找你。以此共勉。